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19)

时间:2009-02-13 19:19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史木为了租大船,几乎倾尽家中所有,所以此时家中全无财物,贫穷困苦,但史浩却谢绝了叔父史才的接济,自觉地承担家庭中一切责任。困难中长孙的角色,让史浩又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促使他少年老成,渐渐地他养

史木为了租大船,几乎倾尽家中所有,所以此时家中全无财物,贫穷困苦,但史浩却谢绝了叔父史才的接济,自觉地承担家庭中一切责任。困难中长孙的角色,让史浩又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促使他少年老成,渐渐地他养成了有事能忍,处事多思的性格。
[1]《祖宗画像传记 史师仲》
[2]《祖宗画像传记 史木》
[3]《祖宗画像传记 史诏》
[4]《祖宗画像传记 史木》
(3)通融佛道两教
金军北撤后,南宋定都临安,明州稍稍安定,士大夫便纷纷迁入,山东人焦公路也迁居东钱湖大涵山,他在家设讲学,人称焦先生书院。一开始,方圆的后生辈大多与他很疏远,视他为夷居之流,后来渐渐知道他的博学,许多士人都前去听他讲学。其实焦公路与赵敦临同出一师,他讲的也是杨时之学。当时杨时之学在四明热传,焦公路加入其间,为杨时之学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所谓“吾乡之洛学迨日盛,焦公路功不可没”。
史浩也常常去拜会焦公路,听他讲学……焦公路对史浩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也给史浩留下深刻的印象。史浩称他:“望之俨然,即之温然,则已心折,及详叩其议论,则有大过人者,始皆愿附讲席”[1]。
经过史木、赵敦临、焦公路的训育,史浩自身的儒学修养,儒学基础已相当扎实。
在给祖父守孝三年中,史浩除了学习,他的内心一直十分苦闷,常常生活在压抑中。一场战争不但使他失去了祖父,也使史家倾家荡产,很难在短时间复修,他的母亲洪氏决定去投靠天童街亲友钱氏,史浩从内心并不愿意这样做,但古人一首慈母吟,同样表达史浩此时的心:熠熠春华尽,青青见桃实。忽回昨夜梦,阿母笑语慈:又见闺女瘦,当意寒暖时。余心顿惘惘,枯看雨打池。池水清且幽,潋滟入清思。当年犹襁褓,阿母细护持。幽吟伴我梦,一夜月光知。我长步蹒跚,咿呀学语迟。复长发覆额,灯下诵书诗。殷勤阿母影,打扇拎衣值。花飞复雪飞,岁月白驹逝。一朝见娉婷,便是别母时。别母长游衍,夜夜阿母思。思多秋雨细,苔生月色滋。月色清且永,长照泪痕湿。前尘犹历历,触手似可知。失夫、战乱给母亲带来的臣大伤痛是可想而知的,面对慈母,史浩岂能对其心身加一点伤痛,于是便随母亲一同来到天童。
天童群峰耸翠,林木密布、流水潺潺,风光秀丽。登上山头,秀美景色一览无余,尽现眼底:山外青山如障,群山之中,松柏成阴,凤尾参天。谷中农舍隐然,生活环境优美。
每当登上山头史浩会觉得欣然,心情好了许多。因此他企图用新的环境新的山水来摆脱自己内心的苦闷,寻求精神自救,可是没有几天,他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看来人的精神生活中最深层次的需求,是山水、诗、酒、朋友都无法完全予以满足的。现实中的苦闷,最需要精神救助。谁来救助呢?还是靠自己的智慧。富有智慧的哲人总是通过自己的智慧行为来清除精神苦闷,实现心境的愉悦平和的。孔子曾以颜渊的乐作为超越的楷模,以供后人效法。孟子又发挥了他的思想,提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的修养目标。儒家面对苦闷,用自己智慧来实现自觉、自足、自立。再通过知天命来理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以超越生死和富贵来解决精神苦闷。
史浩隐居鄮峰读书,就是为了解决精神苦闷。鄮峰曾是道士葛洪的隐居地,这里自然环境极佳。史浩便自号真隐居士,在此专心研读。
世上之书,浩如繁星,细细品来,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史浩常带着一份牵念,去品读已读了很多少年,许多少遍的文字。于是清爽的晨,静谧的夜,淡蓝的窗帘,都伴着他与书共语。每天他总能品得书中之味,并进入到读书的较高境界。史浩十分珍爱这种从从容容、实实在在的散淡生活。避开世俗,与书同行,把种种忧虑、困顿全部抛开,在文字的海洋里徜徉,尽心尽情地释放自己。鄮峰这一溢满温馨书香的环境,给了史浩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
“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读书之余,或读书累了,史浩便会放怀自然,寄情山水,这样开始与道士、僧人有了接触。
鄮峰距离天童寺、育王寺很近。洪氏笃信佛教,她每日鸡鸣就起,炷香持诵,敬奉神佛,从不因为寒暑易节而有所改变。几十年来,也不曾有过少辍。洪氏瞻奉观音,尤为诚敬。这样史浩就得常陪母亲到天童、育王进香。“迸云佛塔金千寻,傍耸滴翠玲珑岑。春供万象当远目,响答两地纷鸣禽。风摇野帻去复去,雨浥乳窦深复深。寄声俊逸鲍夫子,莲社不挂渊明心。”这是史浩吟在《天童育王道中》的诗。
史浩也便开始接触佛经了。《别译杂阿含经》说:“不应问生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这就是说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佛教把人分析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要素无高低主次之分。这种平等理论把佛教的影响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佛教又认为消除烦恼。就是要克己,克己的方法是所谓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克制自己贪欲、戒除不良行为。“定”就是克己自己,使身心安定,止息种种意念或思虑。“慧”即克制自己的错误的或无知的观念,学习并达到佛教的特殊智慧,实际也包含着克己的内容。
史浩早年人生挫折,学有所成后,乡举又频频失利,为此史浩感叹人生,曾四处卜问前途[2],对佛教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精神自救不只是儒学能够实现,佛、道两家也各自自救的妙方。”
佛家悲生而求出世,以出世为解脱。所谓人生四谛:苦、集、灭、道。集是欲求,并导致了现世生存无边的苦;要超越苦,必须持修戒定慧,这就是道,它可灭一切集,从而解脱一切苦。在禅学中这种过程被简化为悟,说到底就是由无求而悟道。释迦拈花以观察谁能知此一悟;迦叶微笑实乃会心悟道从而见性成佛。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传人,所以对于一切“持着”之人只能当头棒喝,使其心无求于外。如果其幸有一念之慧,瞬间即得永恒之悟,自然也就能超越一切欲求。
儒、道、佛都能成为精神自救的良药。在儒家是天,在道家是道,在佛教是因。说到底就是把一切都想透,把一切都想透的人才能旷达,没有苦闷就无法把一切都想透,所以没有苦闷也就无所谓旷达。而想透的就是缘。随缘也就是顺其自然。“万事如花不可期”,这花就是自然。自然可遇而不可求。自然之心属道家,可遇之心属儒家,不求之心为佛家。苏轼的人生把三家融通。只不过他任职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贬居时期,以佛老思想为主。元丰二年他刚刚出狱,就有“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的达观之语。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人与自然和谐之气扑面而来,纯然一派“已外浮名更外身”的超然气象。当然,他并未心如死灰。人间如梦、何时忘却营营的困惑伴随了他的一生。“只有名花苦幽独”,谪居的苦闷如影随形,实实在在,旷达的苏子,也须用心对付方能超越。《赤壁赋》就凝聚了他超越苦闷的心智结晶:一是回归自然以求自由: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二是因水与月之理以明永恒与短暂之道。三是因清风明月之“无尽藏”以知心物之“缘”。四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不知东方之既白之乐以忘忧。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