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7)

时间:2009-02-13 19:19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就这样史诏完成私塾中的学习生活。叶氏再节衣缩食,坚持让史诏接受更高的教育。 当时,四明有致力于教育的杨适、杜醇、王致、王楼郁,人们并称他们为庆历五先生。五先生之一的楼郁因为古学基础深厚,为乡人所推崇,

就这样史诏完成私塾中的学习生活。叶氏再节衣缩食,坚持让史诏接受更高的教育。
当时,四明有致力于教育的杨适、杜醇、王致、王楼郁,人们并称他们为庆历五先生。五先生之一的楼郁因为古学基础深厚,为乡人所推崇,也第一个被郡里选为教授。知县王安石曾这样称赞他说:“学行笃美,信于士友,穷居海濒,自乐于屡空之内。”楼郁掌鄞县学多年,后来转任明州郡学,又掌郡学十多年。他的一生几乎以教育乡里子弟为职业,从事教学凡三十多年,为鄞县造就了不少杰出人才,对开启四明学风,贡献很大。
史诏师从楼郁,渐通儒学,并在学习中结识了丰稷、舒亶、袁毂、汪锷、俞充、罗适等人。史诏的为人,委曲承顺,他的声誉有口皆碑,丰稷赞扬他为“学类徐积,阴德类窦”{3},于是两人相约世世为姻亲。
[1]《溪上遗闻集录卷十》记载,冀国夫人叶氏,慈溪人,归鄞邑史简……简死。叶氏时年二十五,四壁萧然,誓志不夺。遗腹举一男,即八行先生诏也……后累世贵显,凡十八封,至冀国夫人。
[2]《溪上遗闻集录卷十》记载,诏俾从乡先生楼评事郁游,每戒以师古敦行。八行尝曰:“无母氏,几无史氏矣!”
[3]《宋史•丰稷传》
(3)创立八行家风
史诏学成后,便开始从事学童教育。史诏悉心培育四邻学童,他的辛勤劳作很快受到家长们的认可和赞赏。史家的家境便渐渐富裕,然而史诏和他的母亲叶氏没有因为富裕而忘本,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的生活,从不铺张浪费。叶氏几乎从来不给自己添衣服,为此,当叶氏给史诏添新衣服时,史诏坚决不要。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便成了史家人衣着的真实写照。然而对于他家的邻里呢?叶氏和史诏却从不吝啬。平时邻居来借钱物,没有不答应的。他们乐意将钱化在别人身上,只要有戚友邻人来求请,史家人必不会让他们空手而归,白跑一趟的;即使有时有不相识的人前来丐求,史家人也一定有求必应。“所以寒士有来谒者为访其所寓,以楮钱给之或捐钱与之,前后所济无算。”
一年冬季,大雪封路,商人不能贩运粮食,看到邻里饥饿,叶氏就拿出家里的盐米,按人口分给邻居。一次天灾,农民欠收,不少乡邻饥寒交迫,叶氏倾家所有,分衣分食给乡邻。叶氏为人富有同情心,平素肯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不管是否与史家有特殊关系,只要对方有急难的事情,她一旦知道了,就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有乡邻陈某,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她便让史诏将陈某收留在家中,抚养成年,还给他娶了亲,才让他恢复门户自己过。
受叶氏影响,史诏一样好行善。当时百姓普遍比较贫穷,常有女儿没有嫁资而嫁不出去的,史诏便帮助她们办嫁资出嫁;常有因为贫困将女子出卖的,史诏就暗中出钱将她们赎回来;常有死了办不起丧事的,史诏便买山地、买棺材给他们安葬。一个里邻的妻子徐氏,因为逃荒到鄞县而亡故,没有人收尸,史诏知道了,就买棺材把徐氏埋葬了。一邻家里有几具亲尸,贫穷安葬不了,史诏就给他家找坟地,买棺椁,殡葬完毕。
史诏为人心善,他得知一个邻人路过京城时买回了一妾,便问该女家居何处。该女子流泪说,她的父亲因为欠人债务,为了还债,才卖了她。史诏听了,觉得十分可怜,便立刻劝邻人将该女子归还其父,幷且付出银两,还送些银两让父女俩回家。
家住开明坊的董某原是史诏的一个老朋友,年轻时营贾理财,略有积蓄,然而他儿子的却不成器,终日游荡市井,不务正业,几乎挥霍耗尽了父亲所积家产。董某怕日后没有依靠,又无力阻止儿子的行为,就秘密地把所积五百金藏到了史诏家里,将史诏作为他唯一可以信赖的人。谁知,不久董某突然死去,史诏便找到董某的儿子,希望他改正过去放荡的生活方式,重新把父亲的家业开起来。董某的儿子则说:“家父去世时,已经不存分文,家中赤贫如洗,所以现在要重新开启父业,即使我有此心,也无此力了。”史诏说:“我听说你为了安葬你父亲,竟不惜卖了房子,这说明你有孝心,本性不坏,只是一时误入歧途罢了,现在从头开始还不会算晚。”董某儿子听了大有所悟,决心痛改前非,振作精神,重操父业。史诏便拿出他父亲所藏五百金给他。董某的儿子并不相信,因为其父亲临终没有留下遗言,史诏就将事情经过讲给他听,董某的儿子十分感动,从此精心营贾理财,富著乡里。
有一年瘟疫流行,据说只要吃一种能使人发汗的瓜,病就会好。史诏便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一户一户亲自送去。有人告诉他瘟疫传染,不能到患病人的家里去,而他却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家一家地跑。
他曾经在春天把粮食借给人,到了秋天,因蝗灾没有收成,借债人无粮偿还,史诏便把借券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
近邻沈某生了病,史诏前往探视,送去药物,还派家里人分头向四邻告知:有了疾病,大家互相帮助,这是邻里应尽的义务,现在沈某病倒了,家里又很穷,每家出五分银子帮帮他。众乡邻见史诏来募,纷纷响应,很快凑了一两三钱五分的银子,史诏派人送去,自己又另外馈送了一石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史诏心中系着周边老人和幼童。他主动去关心亲戚、邻居们的生活。尤其当别人家有困难时,他会尽可能解囊相助。缺粮的赈粮,缺医的给药,缺棺的助安葬,缺钱的予财物。史诏觉得,人间应该互相体恤,急难相助,温暖相送。这样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雍雍穆穆,生活就会像田园诗般那样美好了。
叶氏和史诏以助人为乐,又根本不求人家的回报,所以母子的行为,邻里有口皆碑。
当然史诏博得乡里人的信赖,不但因为他在生活经常接济困难人家,还因为他常常为乡邻解决民间发生的纠纷。邻里都十分信任史诏,以至一旦有纠纷发生,大家都不愿意告官,而是跑来找史诏进行调解。一些行为不善的人动辄也会互相告戒说:“不要让史先生听到了。”
在里邻眼里史诏又是一个非礼不视,非礼不听,非礼不行的标准儒生。史诏平居谨饬,尔雅有度,每次与人交往,必然衣冠整齐,毕恭毕敬。即使在盛暑,也必然是衣不露体,谨守儒生规矩。如果半路上遇到下雨,史诏仍然会稳步健行,不失儒生姿态。周边的人家都熟悉他,无论男女长幼都热忱地称呼他为史先生。
史诏更以孝事母亲名闻四邻。生活中无论思考问题,还是处理事情,史诏都得先听取母亲的意见。为了能精心侍奉母亲,史诏甚至放弃了求取功名的志向。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