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小说 >

一门三宰相——南宋史氏家族传(2)(14)

时间:2009-02-13 19:21来源:春秋 作者:郑传杰 点击:
聚食、聚饮对一般人尚且有如此好处,而对老年人来说就更为重要了。因为老人最忌寂寞,说实在的,他们聚饮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吃喝,而主要在于活动筋骨、舒畅身心。 西汉宣帝时,太傅疏广、少傅疏受告老离职后,都不措

聚食、聚饮对一般人尚且有如此好处,而对老年人来说就更为重要了。因为老人最忌寂寞,说实在的,他们聚饮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吃喝,而主要在于活动筋骨、舒畅身心。
西汉宣帝时,太傅疏广、少傅疏受告老离职后,都不措金银,经常买酒与故旧欢聚。史浩很赞欣疏广、疏受的做法,也常会邀故友来饮。史府的饮食堂间挂有一幅《九老图》。相传唐代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极喜以酒会友。会昌五年,在他倡议下,九位致仕老人在洛阳龙门寺召开第一次九老之会,参加的有刑部尚书白居易、卫尉卿吉皎、右龙武军长使郑据、侍御史内供奉卢贞、永州刺使张浑等。参加该会有一定的规定,一要退休官员;二要七十五岁以上。当时白居易只有七十四岁,按理是不能参加的,但大家考虑到,该会是他创举,而且官职又属他最高,所以经商量后,给他加上一岁,刚好及格。九位老人,宴集于洛阳,聚会欢饮,一时成为美谈。后人参称其为九老会,并绘制成《九老图》,只见图中白居易身居中间显要地位,头戴大檐铜钹帽,双手持拐杖,支撑着身躯,白发苍苍,精神镬铄。八位老人也个个面带笑容,风采翩翩,姿态各异。
大伙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都爱说古道今,赋诗填词,史浩与众友同乐,期间有不少诗作问世。
满庭芳(劝乡老众宾酒):十载江湖,一朝簪组,宠荣曷称衰容。圣恩不许。归卧旧庐中。慨念东山伴侣,烟霞外、久阔仙踪。今何幸,相逢故里,谈笑一尊同。吾州,真幸会,湖边贺监,海上黄公。胜渭川遗老,绛县仙翁。纵饮何辞烂醉,脸霞转、一笑生红。从今后,婆娑化国,千岁乐皇风。
满庭芳(代乡老众宾劝乡大夫):复拥旌麾,重歌襦衤夸,满城长自春容。搢绅耆旧,欢溢笑谈中。尽道邦君恺悌,逍遥遂、湖海遐踪。今朝会,公真乐善,屈意与人同。恩勤,东道主,挥金汉傅,怀绶朱公。引群仙环拱,欲寿吾翁。春瓮初澄盎绿,春衫更、轻染香红。持杯愿,归登绛阙,花萼醉春风。
年过八旬,史浩笑谈人生的八种境界,即八风。
这八种风,一风叫称,就是来自你熟悉的人的各种各样称赞,各种各样说好,人前人后都为你宣扬,随时随地都对你拥护,给你赞美,给你欢喜。二风叫讥,就是冷嘲热讽,厌恶讥嫌,专说无中生有的事,随便议论你的长短,给你生气,给你烦恼。三风是毁,就是言蜚语,毁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把你的为人说得一文不值,给你打击,给你阻难。四风是誉,就是说你功德无量,贡献最大,赞扬你是菩萨再来,称你是圣贤再世,给你捧场,给你得意。五风是利,就是用金钱和物质,用各种利益,有的当供养送来,有的作礼品赠到,给你受利,给你利益。六风是衰,就是减损你的所有,破坏你的所得,把你已成的事业搞垮台,使你已有的资用失去,给你贫困,给你衰微。七风是苦,就是使你身遭侵害,心遭恼乱,恶劣的境界折磨你身心,困扰你的生活,给你艰难,给你逼迫。八风是乐,就是随心所欲,顺适安乐,物资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满足,给你欢欣,给你快乐。这八种境界风,都能够吹动人的身心,当人逢顺境的时,就欢喜快乐,当人遇逆境的时候,就苦恼愁怅,都会禁受不住这八种境界风!一个人如果为别人的称誉陶醉,那么这个人的品格修养就会在称誉里损伤;一个人如果为讥毁而动心,那么这个人的成就必然会败在讥毁的手中;一个人如果为利乐所迷惑,那么这个人的尊严就会被利乐所葬送;一个人如果为衰苦所折,那么这个人就会被衰苦打倒。
这八种境界风不为震撼,也就可以算是一个顶天立地自由自主的人了。
这种自由自主的人切近于道教中真人的境界,是史浩晚年的人生追求。
一个人如果能达到真人的境界,就可以长生不老;至人也可以长生不老;圣人呢,可以健康地活到百岁左右;贤人也不错,也能活到九十岁左右。
绍熙五年,八十九岁也算觅得了长寿,一日府中上寿终正寝。他很幸福,有子孙四代人送他回归自然。这天二宫震悼,天子缀朝,孝宗封他为会稽郡王。
光宗即位后,又进封史浩为太师,赐地金家岙(上水岙),将其改名为吉祥安乐山作为史浩墓地。宁宗登极,又赐史浩谥文惠,赐御书“纯诚厚德元老之碑”赐,嘉定十四年,再追封为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
史浩历高宗、孝宗、光宗三代,论事常与诸臣不合,但能包容无怨。孝宗隆兴元年、淳熙五年二登相位,其为政深谋远虑,力图中兴宋室。其为学严谨,有《鄮峰真隐漫录》、《鄮峰真隐大曲》、《尚书讲义》、《周官讲义》等著作问世。其为人至诚至孝,继承八行家风,累积世情人脉,为开创史氏“一门三宰相,四世二封王”的辉煌奠定基业。
[1]《圣政录》
[2]《宋史 史浩传》
第三章 取天时,弥远超智慧
(1)娶回五夫潘氏
史浩开创史氏“一门三宰相,四世二封王”的辉煌奠定基业。一方面在朝,积累了人脉资,一方面在家,培养了“弥”字一辈,在他和他的堂弟史渐的努力下,史氏第七代“弥”字辈,科举进入最风光的时光。仅淳熙十四年,史氏就有史弥远、史弥忠、史弥念、史弥文四人中进士。
这一年,史弥远二十四岁,有了进士的头衔,前程就大不一样。
史弥远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他虽然生活在当时鄞县的第一大家族中,这一大家族,能给史弥远的发展带来些什么有利条件呢?
在宗法社会中遵循的是这样一个基本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就是说,如果几个儿子都是正妻所生,那就立年最长的,不论他是否有品德有才能;如果都是庶子,那就看谁的生母身分高贵就立谁,不论年龄的大小。这项基本原则浸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平时家庭生活中嫡庶区别是十分严格的。
当时史家中史弥远、史弥坚、史守之三人处在同一个年龄段上,史守之虽然是史弥远的侄子,但他是史浩的嫡孙,所以史弥远虽然是叔叔,但在家中地位无法与之相比,即使与同为庶出的弟弟史弥坚相比也不如,史弥坚生母的地位要比史弥远生母的地位略胜一筹,所以无论横算竖算,史弥远都占不了光。但史弥远深深知道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想飞黄腾达,必须借父亲的光才能行。所谓“借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父亲之光本来天经地义,而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家庭背景中,史弥远要借光则并非易事。
史弥远知道得凭自己的聪明,还得经过一番周折。史弥远到底与兄长史弥大、史守之父子不一样,不能搞得太明目张胆了,否则就会在家族内外遭到非议,这样恐怕事未办成就会没戏了。所以在家里史弥远很少发表言论,更少直抒其情,但他思维严密,行动果断,经三思后,史弥远量出了种种奇招。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名家小说:梨花灼灼

    史怀宝,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山东、广东、北京国家审计机关工作,现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