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社会 >

范蠡“肥城陶山隐居说”辩疑

时间:2021-01-07 16:54来源:春秋 作者:太原·董有田 点击:
关于范蠡隐居之地,历来众说纷纭。向有山东定陶、永济陶城、江苏无锡、浙江宁波、湖州德清、安徽涡阳诸说。嘉庆《肥城县新志》则引诸多前贤之语,认定范蠡隐居之“陶”地,即本邑之陶山。笔者对此说不敢苟同。
关于范蠡隐居之地,历来众说纷纭。向有山东定陶、永济陶城、江苏无锡、浙江宁波、湖州德清、安徽涡阳诸说。嘉庆《肥城县新志》则引诸多前贤之语,认定范蠡隐居之“陶”地,即本邑之陶山。笔者对此说不敢苟同。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助越灭吴后,因“大名之下,难于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于处安”之故,而“浮海出齐”、“齐人闻其贤,以为相”;后范蠡又以“布衣……久受尊名,不祥”而“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史记·货值列传》亦云,范蠡“……适齐为鸱夷之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于“天下之中”的“陶”地。
那么,“天下之中”及范蠡隐居的“陶”,究竟在何处呢?
《吕氏春秋·览·审分览·慎势》篇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新书·属远》则云:“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都”则是特指有先君宗庙的大城市。(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说:“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东汉)刘熙:《释名》云:“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说白了,古代早期的国家,其实就是城邦。而“都”,即是所谓的“天下之中”。
根据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宝鸡出土的青铜酒器“何尊”铭文 :“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劳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锡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唯王五祀”及《史记·周本纪》:洛邑“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称之为“土中”,“卒营筑,居九鼎焉”的记载,周初之陪都--“成周”就在“天下之中”的位置。 
《周书·召诰》及《周书·洛诰》云,周公为陪都选址,曾“复卜申视”,认定洛水之滨为“天下之中”。 《史记·货值列传》云:“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在春秋时,河东、河内兼属晋。三家分晋后,河东、河内及河南东部属于魏,河南西部属于周。它们符合“天下之中、诸侯四通”的地理形势。故而“天下之中”当在“三河”之地。
据《汉书·高帝纪》:“汉王自临晋渡河,魏王豹降……下河内…,至洛阳,……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土”及《纲鉴易知录》:“汉王至洛阳新城,…..发丧,哀临三日,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而事之。今项羽弑之,大逆无道,寡人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土…’”的记载和《汉书·地理志》:关于汉初“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之内,含“陶”字的县、邑仅有八个,【即:太原郡之平陶、济阴郡之定陶、魏郡之馆陶、巨鹿郡之瘿陶、武陶、云中郡之陶林、定襄郡之定陶(一说安陶)、雁门郡之汪陶】的说法,可知,除济阴郡之定陶,是原曹、宋小国属地且距越国不远,不在“三河之地”、“天下之中”的位置外,其它含有“陶”字的县、邑大都在“三晋”之地。所以,古之“三河之地”、“天下之中”,当在今之晋南及河南中、西部一带。而肥城,春秋时属齐、鲁;战国时为齐地。故其不在春秋战国“三河之地”、“天下之中”、“ 诸侯四通”的位置。
至于《史记》所载范蠡“浮海出齐”,“齐人闻其贤,以为相”之说,亦当存疑。
《今本竹书纪年》云:“元年(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癸酉,于越徙都琅琊”。《吴越春秋》:25年,“越王既已诛忠臣,霸于关东,徙都琅琊,起观台,周7里,以望东海。遂号令秦、晋,齐、楚,以尊周室歃血盟。”;“自越灭吴,中国皆畏之”。 【据《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10》的注释说:“越灭吴时,齐国国君为齐平公,姜姓,名骜。前480-前456年在位。晋国国君为晋出公,姬姓,名凿,前474-前452年在位”。】
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密州诸城县东南百七十里有琅琊台,越王勾践观台也。台西北10里有琅琊故城’;《山海经·海内东经》:“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其北有山”。《水经注·潍水》:“琅琊,山名也。越王勾践之故国也,勾践并吴,欲霸中国,徙都琅邪”。……遂登琅琊大乐之山,作层台于其上,谓之琅琊台;台在城东南10里,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20余里,旁滨巨海。”;《大明一统志》:“琅琊山,在诸城县东南150里,东枕大海,齐景公欲遵海而南放于琅琊,即此”。【亦有今人考据认为:琅琊在今之江苏赣榆。但其仅为一家之言。】 
《史记》记载,范蠡是因“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于处安”;“大名之下,难于久居”,而弃越逃离、隐居的。其所弃越王又成为霸主,范蠡所去之“陶”地,必不能距越国太近。济阴定陶在曹、宋小国之地,离越国不远,勾践之后又迁都琅琊而齐国都城在临淄,肥城与此二地相距甚近。故笔者认为,范蠡为自身安全计,当不会再作冯妇,在齐为相;其也断然不会在定陶、肥城隐居。而晋国(晋文公)为春秋五霸之一。三家分晋后,“河东”之地具有为范蠡政治庇护的条件。根据《史记》“晋阻三河”、“夫三河在天下之中”,“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和猗顿求教陶朱公,乃“用盬盐起”而致富的记载,【《水经注》曰:“盬(gu),盐池也。”盬,《康熙字典》·午集中·皿部释云,《说文》曰:“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行十六里”。此“盬”盐池在今运城临猗县南。】且《集解》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蒲坂,尧都也”。故,河东位于“天下之中央”的“中土”。考虑到永济尚有“舜陶于河滨”的陶城遗迹,余倾向于范蠡所去之“陶”,当在河东永济之“陶城”。【即古蒲阪之陶城 。郦道元《水经注》卷四《河水》曰:“河水又南径陶城西,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或耕或陶,所在即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
关于范蠡偕西施“泛舟五湖隐居”之说,源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及唐人陆广微的《吴地记》。其说,“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但笔者发现,记述有范蠡退隐之事的《国语·越语》、西汉贾谊的《新书·耳痹》篇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均对西施毫未提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仅有范蠡“与其徒属乘舟浮海以行”一句;《吴越春秋》也仅有范蠡“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之说;而《新书·耳痹》篇,则仅有“……事济而成,范蠡负室而归五湖”的说辞。】
 有关西施结局的最早记载见于《墨子·亲士篇》。其云:“西施之沈,其美也”。【“沈”、“沉”在先秦古文中,互为通假】此说明,越灭吴后,西施即被沉江。且《墨子》的成书年代与吴越争霸时期相去不远,故其说可信。《吴越春秋·逸篇》也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浮”,漂在水面,与”沉“相对。《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扬舟,载沉载浮”。】 (语出(明)杨慎:《丹铅录》)
“鸱夷”,在古汉语中有二讲。其一,皮革制的口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其二,特指皮革制的酒囊。杨雄《酒箴》:“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沽”。肥城旧有称酒壶为“鸱夷子”之说者。《国语·吴语》有云:“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此处当是指盛装尸体的皮囊。宋人王应麟在其《困学纪闻》一书中也持此说:“墨子谓‘西施之沉,其美也’,岂亦隋之张丽华乎?‘一舸逐鴟夷’,特见于杜牧诗,未必然也”。
西施除有被范蠡、越王勾践“沉西湖”、“沉江”及随范蠡“泛舟五湖隐居”之说外,在我国南、北方还有诸多关于她的民间传说【《苏州春秋竹简》:“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及其墓冢的“遗迹”。
“陶朱公冢在南郡华容县西,树碑云是越之范蠡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裴骃《集解》引张华《博物志》
《蒙城县志》说:“范蠡墓在县西五十里,湖水环绕,墓浮其中,高若土山,行人皆瞻望凭吊”。清光绪《安徽通志》则记载说:“越大夫范蠡墓,在涡阳东南范村”。《涡阳县志》对范蠡墓记载的更为“清楚”:“今墓在西阳集西八里,土丘隆起,古柏挹 翠,黄流襄陵,曾无崩坏”。乾隆年间时蒙城知县谈若水还曾为之题碑。
据《山西通志》及《安邑县志》记载:“陶朱公墓在陶村西,相传范蠡归齐相印,怀其重宝,间行至此,卒而葬焉……”,并说此地曾于汉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出土过范蠡墓碑一块。“足以证明,陶朱公确实葬于此地”。
另外,在湖北石首,湖南华容、江苏苏州、上海金山、山东定陶等处皆有“范蠡墓”。这些墓的真伪,皆已无从考证。故钱穆先生曰:“皆不可信”。见《史记地名考》p884。
有文章说,肥城陶山近年曾出土8块明、清、民国时期的石碑。其中3块为明代重修幽栖寺时所刻,内有一块为崇祯7年【公元1634年】所立。刻有“太史公纪范蠡避地居陶,陶为通衢……”的字样。另一块刻有“幽栖寺何为而名世?以越大夫范蠡自春秋起迄今也……”的文字。并称公元1997年4月,在肥城召开《全国范蠡研讨会》时,某些“专家””、“权威人士”,曾“一致确认,范蠡死后葬于陶山,范蠡墓在肥城陶山无疑”。 
余也曾到陶山考察,发现此处的“范蠡冢”、“西施洞”、“幽栖寺”诸多“遗址”多为唐、北宋、明、清、民国遗存。故不能排除其有附会之嫌。
光绪17年编修的《肥城县志·古迹》篇即对此持有疑问:“范少伯墓,在陶山幽栖寺后。《括地志》、《路史》皆谓范蠡居“陶”为平阴之陶山。今定陶亦有范蠡墓。《史记》:蠡去齐止于陶。初不云陶在何处,存疑可也。有贞观8年碑,旁有小冢,土人指为西施墓,好事者为之也”。光绪34年编修的《肥城乡土志》之《地理·古迹》篇,延续此说。其曰:“范少伯墓在陶山幽栖寺后。有唐贞观8年碑。旁有小冢。土人指为墓,好事者为之也”。
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记录春秋历史最客观、最翔实的著作,非《春秋左传》莫属,但遍查此书,范蠡、西施二人均未被提及,另外,越王勾践如何准备复仇,此书也毫未提及。对于西施此人,尽管战国诸子多有记录,如在《墨子》、《管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及《战国策》、《楚辞》中均有提及,但在这些文献中“西施”一词仅仅被作为是美女的一种通称,其也并未与吴、越历史扯上关系。至于齐国的“鴟夷子皮”,其人在《墨子》、《韩非子》中有记载,但他出现在齐国的时间是在公元前481年。而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此时范蠡尚在越地。至于“陶朱公”,据贾谊《新书》描述,其是魏惠王时期的人物,他的在世年代比勾践灭吴,整整晚了一百余年之久。
纵览史书,对范蠡、西施的记载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此,有人甚至还得出了“范蠡事迹是来自于几个人的拼凑”;“不但西施是虚构人物,连范蠡都是虚构出来的”结论!
所以笔者认为:嘉庆《肥城县新志》关于“范蠡偕西施陶山隐居”之说,缺乏翔实史料及可靠实物证据支撑,故不可信。正如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所言:“事有似而非,非而似,千载渺邈,非所详耳”。因而,当今之某些“专家、权威人士”,所“一致确认”的“范蠡、西施在肥城陶山隐居”的这个“结论”也自当商榷。
【参 考 文 献】
1、《史记·货值列传》、《史记·周本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郝岳才:《晋与商贾鼻祖陶朱公小考》·《太原晚报·天龙副刊》
3、孙丽萍:《猗顿与盐池》·《太原晚报·天龙副刊》
4、(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2005年3月第1版
5、(晋)张华著:《博物志》唐子恒点校· 凤凰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6、(清)凌紱曾、邵承照等:《肥城县志》、
7、(清)锺树森等:《肥城县乡土志》
8、李步嘉校译:《越绝书校译》·中华书局2018年8月第1版
9、《国语》中华书局·2013年4月北京第1版
10、(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1版
11、(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中华书局2009年4月第1版
12、《帝王世纪、世本、逸周书、古本竹书纪年》·齐鲁书社2010年1月第1版
13、(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
14、(唐)陆广微:《吴地记》·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15、(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18《评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年4月第1版。
16、(明)杨循吉:《吴邑志》卷7《附》·广陵书社2006年3月第1版
17、(东汉)赵晔著、今人崔冶译注:《吴越春秋》·中华书局2019年5月北京第1版
18、(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河水、济水》岳麓书社1995年 1版
19、佚名:《陶朱公范蠡墓与陶村的渊源》
20、(西汉)贾谊:《新书》卷7《耳痹》
21、(宋)黄裳:《新定九域志·(古迹)·郓州》
22、网络文献:《文史大参考》之史宴:《不但西施是虚构人物,连范蠡都是虚构出来的?》
23、钱穆:《史记地名考》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责任编辑:春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