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遗产 >

网师园

时间:2008-07-09 08:53来源:春秋 作者:秩名 点击:
网师园
网师园,地处苏州古城东南隅阔家头巷,被誉为苏州园林之“小园极则”,堪称中国园林以少胜多的典范。
    网师园的造园历史可追溯至八百年前。南宋淳熙初年,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此建万卷堂,名其花圃为渔隐,植牡丹五百株。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营造别业,为奉母养亲之所,始名网师园,内有十二景。乾隆末,园为瞿远春购得,增建亭宇,叠石种树,由于瞿远春的巧为运思,使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至今网师园尚总体保持着瞿氏当年造园的结构与风格。
 
 
    同治年间,园归李鸿裔,因与宋代名园沧浪亭相近,李氏自称“苏邻”,更园名为“苏邻小筑”。1917年,张作霖购此园,改名为“逸园”。1940年,园为文物鉴赏家何亚农买下,并对此进行全面整修,悉从旧规,并复网师旧名。
 
 
    网师园是古代苏州世家宅园相连布局的典型,东宅西园,有序结合。即以池水为中心,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全园布。局外形整齐均衡,内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园中部山水景物区,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水面聚而不分,池西北石板曲桥,低矮贴水,东南引静桥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尤其是池周的亭阁,有小、低、透的特点,内部家具装饰也精美多致。
 
 
    网师园正门前设照墙,大门两旁置抱鼓石,抱鼓石上饰狮子滚绣球浮雕,额枋上装有阀阅,大门格局足以显示园主门第高贵。
 
 
    万卷堂是园主喜庆宴请、家族议事和接待宾客的主要场所。厅堂正面高悬文征明书“万卷堂”匾。东西两壁,对称挂大理石山水挂屏,厅堂家具为一套明式家具。“撷秀楼”旧时为内眷燕集之所,故又名女厅。撷秀,即收取秀色之意。
 
 
    五峰书屋幽静雅致,曾为园主藏书读书处,南宋时为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取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诗意,而命名。“集虚斋”为园主养心之所,暗喻园主向往渔樵隐居之乐的心境。
 
 
    竹外一枝轩取宋代苏轼“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诗意而名。射鸭廊廊长短短几步,东倚山石,西邻绿坡,南边空亭,昔日为文人雅士的品茶会集之所。看松读画轩,面宽为四间,四周古木颇多,轩名即由庭前古柏苍松而得,其古柏相传为南宋时园主史正志手植,至今已历时900多个春秋,是该园历史悠久的见证。
 
 
    殿春簃,富有明代庭园建筑工整柔和,雅淡明快、简洁利落的特色。月到风来亭为网师园中部著名景点,亭名取唐代韩愈“晚色将秋 至,长风送月来”之意。濯缨水阁取《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之意而名,表示避世隐居,清高自守之意。
 
    水池东南面有一桥名引静桥,游人过桥,共需三步,故又名三步桥。桥下小涧,内设有一小巧的闸门。附近岩上刻有“待潮”,小桥是造园手法中的以小见大的范例。小山丛桂轩原为园花厅,作会客之用,在这里既可赏云岗山势与花木,又可在轩内小坐休息。
 
 
    网师园意谓“渔父钓叟之园”,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全园面积仅8亩多,做到了感觉宽绰而不显局促,主题突出,布局紧凑,小巧玲珑,清秀典雅,成功地运用比例陪称关系和对比手法,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