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史氏春秋网!

史氏春秋网 研究史氏历史和史家族谱的专业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族谱 > 家传谱 >

山東省青州市(益都)十字裡族譜(3)

时间:2013-05-02 10:00来源:春秋 作者:史墨卿 点击:
文武刺史史公銖 史公銖,南唐時,他擔任袁州刺史,直幹廉明,老百姓都安心的住在家裡,當時人都稱他為文武刺史。 禦寇有方,外交也成功的史方 史方,字正臣,宋代開封人。他一生有二大戰功:①天禧中,下溪州蠻彭仕

文武刺史史公銖

史公銖,南唐時,他擔任袁州刺史,直幹廉明,老百姓都安心的住在家裡,當時人都稱他為文武刺史。

禦寇有方,外交也成功的史方

史方,字正臣,宋代開封人。他一生有二大戰功:①天禧中,下溪州蠻彭仕漢侵略辰州,殺了巡檢王文慶;史方帶兵進入溪洞,討伐捕捉他的同黨李順同等八百餘人,殺了其中最凶惡的杜怱等十九人;遷西頭供奉官知辰州兼沿邊溪洞都巡檢使。②富順州蠻田彥晏侵犯施州,焚燒暗利砦,史方帶兵直抵富順,掃蕩了他們的巢穴,窮追田彥晏到七女柵,終使投降。

另一件值得稱道的是:他外交能力很強,雖是武將,但曾出使契丹,曉以恩信,終於議和成功。減兵五千,省下不少邊防費用,因功升遷愛州刺史等官職。

膽識過人的史吉

史吉,宋代人,他任延州指揮使時,夏人來侵犯,塞主押監引兵欲逃藏山中,等賊人走後再回來,但史吉卻說:「我們走了,那城裡的老百姓與與糧怎麼辦?因此,我不敢服從命令。」塞主押監聽了這話,既慚愧又害怕,但終於留下來,齊力防守,保住了該城的完整性。

事親至孝的史聲

史聲,唐代,沿海人,他小時家很窮,母先死了,父親自己無力養家,每天僅吃些鹽菜稀飯度日,但他還是日夜讀書;一有空閑就上山採柴,幫助父親,但也只能吃些粗糧,不得溫飽。

等到他元祐間中了進士做官有俸祿,才迎親奉養,但在途中,他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知道惡耗後,哭不成聲,並且不顧眷屬,隻身日夜奔喪,走了四天才到父親去世地方,哀慟的幾乎要死去的樣子,然後扶著棺材回家後,睡在草上,頭枕土塊。等到埋葬後,又搭個草房在墳左,天天抱土培墳墓;成了一個小土山,凡來弔唁的人,他都以頭觸地哀傷,不曾與人說笑。

博古能文的史炤

史炤,宋代,眉山人。他的父親史清卿,是蘇東坡兄弟的老師,他博古能文,著有通鑑釋文三十卷傳世。

配享張王祠的史東

史東,宋代,蜀人,大觀三年,他任郡門縣尉,善政愛民,當時地方上發生了很多疫癘及火災,他除了分別予以救治外,並仿照當地民俗,祭禱消災集福,使人民安下心來,他後被陞為司農少卿,但地方人士懷念他的造福鄉梓,把他塑像配享在張王祠裡。

力抗秦檜救岳飛的史祺孫

史祺孫,字大年,宋代,安吉人。政和間登進士第,以刑部郎官身分,出掌贑興國二郡。當初秦檜計謀誅殺岳飛,命令史祺孫蒐索岳飛家朋友來往交游的書信,祺孫全部把它燒掉,不肯做這種壞事,並且說:「誣害他人,以求榮寵,我是不忍心做的!」於是他從此告老退休還家。

為孝順母親逃避封官的史詔

史詔,宋代,鄞縣人,是個「遺腹子」。家境清苦,少有志,喜讀書,淡名利,因孝行聞名於鄉里,遇到科舉考試他就逃避,並說:「沒有母親的貞節,早就沒有史氏了。」所以他發誓:「這一輩子終身與母親不相離棄。」

大觀二年,皇帝下詔令,選舉有道德的「八行」(墨卿按:指八種善行:孝、悌、睦、嫺、任、卹、中、和。)做官,鄉人認為史詔應該去參加,他卻與母親走避到縣東大田山上。地方官循迹找到他,但他還是誓死不從。鄉人稱他為「八行先生」。他的孫子史浩,是史家有名的人物,累贈太師、魏國公。追封「越王」。

盡忠國事,全家殉難的史杭

史杭,宋代,濟源人。宣和末年,他擔任代州沿邊安撫副使,金人圍攻代州,情況危急,史杭夜裡呼喚稽古、稽哲兩個兒子來,對他們說:「明日城必被攻陷,我將以死殉國,你倆也不要以妻子為念而偷生,有負國恩。」兩個兒子哭泣著說:「敬謹遵從父母之命。」明日,城果然被攻破,父子三人突圍,戰死在城角。

年高德劭教授,三度拜相的史浩

史浩,宋代,鄞縣人(寧波)。是四明史家「一門三相」中的第一位宰相。他紹興十四年中進士,調餘姚縣尉,溫州教授,升國子博士。曾建言:「普安、思平二王,應該選擇其中之一,作為將來接受王位的準備。」高宗聽他講的很有道理,就採納了他的意見,對二王細心考查,並任用他為省校書郎兼二王府教授。

紹興三十年,普安郡王成為皇子,進一步封為建王。三十一年,遷宗正少卿。正好遇到金兵侵犯邊境,皇帝御駕親征,建王就請求率師作為前驅。但史浩極力建議說:「太子不可以帶兵出征。」並拿春秋時代晉國的申生,及唐代肅宗靈武即位的事情,作為警戒。建王聽了這話,大為感悟。立即讓史浩起草撰文,奏請護從皇帝車駕,以盡為人子之職。全文寫得辭意懇到。所以最初高宗很不高興,但看完奏章,怒意立刻消失,就馬上答應太子護從他(皇帝)到建康了。

三十二年,皇帝回到臨安後,就立建王為皇太子,史浩任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

孝宗即位,史浩從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知制誥及參知政事(亦宰相職)。隆興元年,拜尚書右僕射(亦宰相職)御史。王十朋評論他後,降任為紹興知縣。從此有十二年不接受皇帝的徵召。淳熙五年,又復職為右丞相,他先後在相位期間,主要政績有三:①是平反岳飛冤獄;②是剷除奸小;③是修內政,固邊防。但不久又辭職,被任為少傅保寧軍節度使,充任醴泉觀使兼侍讀。淳熙十年,告老求去。任太保退休,封魏國公。光宗即位,進位太師。紹熙五年去世,享年八十九歲,封會稽郡王。寧宗登基,賜諡文惠。嘉定十四年,追封越王,改諡忠定,配享孝宗廟庭。有子四人,彌大、彌遠、彌堅三子皆成材,惟其功過則有異議。

政論家史正志

史正志,字志道,宋代,江都人。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曾上書皇帝,有《保治要略》八篇;高宗視師江上,又上《恢復要覽》五篇,皇帝車駕在建康時,史正志又建言說:「三國六朝形勢與今日不同,應當無事則都錢塘,有事則幸建康,以為東西二都。」孝宗即位,他任度支員外郎、朝議大夫,後歸來姑蘇,號「吳門老圃」,著有《建康志十卷》、《菊譜》一卷。

賑荒有方的史彌鞏

史彌鞏,南宋,鄞縣人(寧波)。史彌遠的從弟,好學強記,嘉定十年進士,持論公正,曾有〈君子小人〉、〈才與不才〉的奏章,及〈護蜀保江〉的奏章。

嘉熙元年,他出任提點江東刑獄,擔任江南東路提刑司屬的刑獄公事,正好遇上很大的旱災,饒州、信州、南康三郡特別嚴重,他奉命賑濟災荒很有方法,結果仰賴他救濟全活的人口,多達一百一十四萬餘人,進官封為郎中。但因他哥哥的兒子嵩之擔任宰相,他為了避嫌就返回老家。從此,絕對不談時事,卒年八十有五。有子五人:長子肎之,終刑部郎官,能之、有之、冑之,都是進士。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3)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