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六兄妹后人相聚沁源拍下“全家福”(图)

来源于:三晋都市报
2013-09-24 01:22:00

史家部分后人在祖宅合影

  三年半前,本报为沁源籍烈士找亲人牵出重磅新闻: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沁源史家兄妹六人先后走上革命道路,其中有充满传奇色彩的115师代师长、史家女婿陈光;有周恩来、朱德等信赖的原卫生部副部长史书翰;有共产党早期优秀的情报工作者史国森(当时化名史拓);有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常德军分区副司令员史坤森……三年半后,新闻继续发酵—

  缘起本报三年半前的寻亲报道

  9月6日,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响起,来电显示:史林。电话中,史林告诉记者,他们一行(史家六兄妹后人)11人将分别从北京、西安出发中转太原到沁源,希望与记者见面。放下电话,记者的思绪回到了三年半前。

  2010年3月,苍松翠柏中的唐山市冀东烈士陵园200多位烈士不断有亲人来祭奠。可在半个多世纪里,这里的22位烈士从未迎来家人的一次祭奠。这22位烈士包括沁源籍烈士、原丰滦迁联合县县委宣传部长史国森(1913-1942年)。这种情况使得与本报联合为烈士寻亲的唐山民间寻亲人士张红琢焦急不已,他给记者寄来一张史国森的照片,并有详细资料。第二天,《长治亲人,你们是否在苦苦寻找?》一文见报。之后,远在北京的史进(原卫生部副部长史书翰之子)通过本报电子版发现了这一寻亲报道,并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之后,记者联系上了史国森女儿史林。当年4月13日,记者陪同史林在唐山祭奠了史国森烈士,但史林也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唐山,这个遗憾就是—冀东烈士陵园只有史国森的事迹介绍,史国森烈士埋骨之地依然是一个谜。

  当年,本报发出系列追踪报道《长治亲人,你们是否在苦苦寻找?》,前后持续一个月,报道引起长治、沁源、唐山等多地人们自发加入到寻找烈士墓地的行列中。这种行为令记者感动、令史家兄妹感动,最终,他们敞开心扉,向记者讲述了史家六兄妹的传奇革命经历。

  9月8日上午11时,史家后人一行十余人从北京乘坐高铁穿越河北高原、来到太原。他们中多数人年龄在70岁左右,是史家六兄妹的第二代人。

  见面如故,史林一一给记者介绍来人:史井冈、史进,原卫生部副部长史书翰的两个儿子,两位和蔼的老人;陈晓星,115师代师长陈光将军的二儿子,一位矫健的长者;史德森的外孙、外孙女史家兄妹的第三代郭海燕、郭晓力……

  当天午餐时间,记者受邀和太原亲属共同聚会,史林说起了这次回山西的缘由。三年半前,本报报道史国森的事迹后,史家后人就萌生了回家乡看一看的愿望,但由于多数老人年龄都在70岁左右,且聚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才选定了今年9月。

  午餐之余,年过七旬的史林和宋协友夫妻二人唱起了《人说山西好风光》,歌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个人的嘴角都在跟随着哼唱。宋老师说,在决定回山西的前半个月,夫妻二人就在学习这首山西民歌。

  匆匆一席午餐,史家一行于当天下午2时急切地踏上了回沁源老家的路。

  史家六兄妹后人续写传奇

  三年半前的采访中,一幅沁源革命家史的画面在记者面前展开,几年来,史国森烈士、史书翰、史瑞楚陈光夫妻的事迹不断重现在记者脑海中。而此次在沁源,面对其乐融融的全家福照片,记者想到的则是:在父辈影响下,史家六兄妹的第二代人有着什么样的经历?第三代人甚至第四代人目前在干什么?

  史林大学毕业后到苏州大学任教,“文革”开始后,她在给友人的信中写下了自己的六个想不通。后被揭发,在“文革”中遭遇了一系列的苦难。夫妻二人一路相携、教书育人,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默默工作、直至退休。但对于许多驰骋于服装设计行业,被T型台上的鲜花、掌声、镁光灯感动的服装设计师而言,史林老师则是他们的领路人之一。

  由于陈光将军的去世,陈耀东、陈晓星兄弟二人的一段童年时光是在原卫生部副部长舅舅史书翰家度过的。陈耀东、陈晓星、史井冈、史进四个人一起住,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兄弟四人先后毕业于名校,其中,陈耀东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陈晓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四人先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默默工作,直到退休。

  这次回沁源,还有史德森的两个外孙郭海燕和郭晓力。谈话时,记者了解到,郭海燕和郭晓力的父亲郭平欣是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创始人之一,主持和制定了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发展规划,推动了周恩来亲自审批立项的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程)的策划和实施,为中国开创了处理中文信息的新纪元,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郭海燕一直是地矿部研究所的紧密机械工程师。受父亲影响,郭晓力一直在国内外高端IT行业工作。2011年建党90周年前夕,他为怀念父亲等老一辈开国先辈们所创的配乐朗诵《中国革命史诗红旗颂》,将信息技术、音乐影视、革命历史相结合,创造了新的作品体裁。“回母亲的家乡走一遭,感触真的很多。”

  还有从西安跑到沁源与“大部队”会合的郭崇联。他是史家六兄妹中史涧楠的外孙,郭老师在西安长期从事专业戏剧教育工作,桃李高徒遍及国内演艺界。怀着对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留恋(史书翰曾是该校第一任校长),他让自己的孩子报考了该校,希望孩子能够继承前辈的遗志……

  一直生活和工作在沁源的史青龙(史德森长孙)说,他的爷爷史德森也在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地做“扫盲”教育工作,并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他父亲这一支一直生活在沁源,但时不时会通过电话与远在外边的亲人联系。“他们能够回来,我们真的很高兴。”

  大团圆后继续寻梦

  9月9日晚,记者见到了史家六兄妹后人的相聚。虽然有些亲人之间是首次见面,但没有任何隔阂,30多人相聚一堂、欢声笑语。接下来的两天,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探亲,感受沁源清爽美丽的山山水水和暖暖亲情。

  在老家,静静的史家祖宅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历史。而在已成为当地农业银行的史家老宅旧址院子里,他们发现了被保存下来、培育了史家三代人、拥有百年历史的史家水井。询问银行行长,也姓史,竟然是远房亲戚。虽然是百年前的水井,但众人感受到的是暖暖的亲情。“沁源是抗战时期中国唯一一个没有维持会的沦陷县。”被毛泽东誉为敌后抗战中的典型模范之一。临行前,沁源政协送来了2012年-2013年编的《沁源文史》,众人像捧着心爱之物。

  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回家只是又一次寻找的开始。

  史林是史国森烈士的遗腹女儿,从出生就在寻找父亲,可一直连埋骨之处都没有找到。她与父亲共有3次接触,第一次是在冀东烈士陵园,看到的是遗像;第二次也是在冀东烈士陵园,看到的依然是遗像;第三次离家最近,在沁源县烈士陵园,在父亲100周年诞辰之际,史林似乎感受到了父亲,却抓也抓不住……史林的爱人宋协友也在寻找,三年半前,他陪伴史林唐山寻亲,现在依然如此,爱意和关切之情尽显,寻找之情一样迫切。

  史进一样在寻找,近年来他前前后后到沁源4次,依然不愿意停止寻找的步伐……

  史家的第三代也在寻找。史家第三代,年过半百的郭海燕、郭晓力姐弟二人也在寻找……“乘身体好的时候回爷爷奶奶生活过的地方看看。”这次,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郭崇联专程从西安赶到沁源与亲人相聚。“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寻找,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父亲,可一直没有找到……”在沁源相处的2天时间里,陈晓星说他最喜欢的歌曲是《梦中的橄榄树》。采访结束时,记者的耳边似乎响起了那悠远的歌声:“为什么流浪远方,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史家六兄妹小传】

  考察“沁源史家”的传奇革命家史,有两个因素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是史家的读书传统,在沁源,史家祖上一直到史家兄弟姐妹6人的父亲史佐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另一个因素则是史国森烈士的影响。

  在1942年冀东的那场战斗中,史国森不幸牺牲。之后,党组织对他的评价是:他仅有一个墓生女儿,在战争环境的残酷条件下,他在牺牲前既未能见到也不知自己亲人的情况。他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史料记载,史国森文化程度高,有勇有谋,是史家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人,早在1930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家庭里其他5个兄弟姐妹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常德军分区副司令员的史坤森在晚年的回忆中,特别提到三哥史国森对他的影响:三哥和我最后一次见面是1937年6月的一天,当时三哥有事来到太原,我正住在太原大姐家里考中学。那天三哥叫我上街,先给我买了一双猪皮底布鞋,这种鞋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后又带我去裁做了一套衣服。之后,带我到洗澡堂洗了澡。三哥叮嘱我要好好学习,注意安全等等。话语少,情意重,我知道这是三哥对我的关心,心里无比温暖。他把我送回大姐家后就走了。当年我14岁,三哥24岁。真没有想到,这竟是我和三哥的最后一次见面,回忆起来十分难过。三哥18岁加入地下党,19岁任我们沁源县地下党的县委书记,几度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的搜捕奔走外地,后来到铁路工作。

  1938年去延安抗大学习,曾给我寄来一本《抗大动态》,看后使我很开眼界。这是三哥和我的最后一次联系。从这以后,他去晋察冀的消息是间接听到的。再听到的就是他壮烈牺牲的消息。

  大姐:史涧楠(1905年-1969年),中共党员;

  大哥:史德森(1907年-1968年),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战斗在沁源;

  二哥:史书翰(1909年-1966年),生前职务为中央医疗组长、国家卫生部副部长;

  三哥:史国森(1913年-1942年),生前职务为丰滦迁联合县宣传部长;

  二妹:史瑞楚(1920年-1994年),生前职务为中国水利电力部外事司副司长;

  二妹夫:陈光(1905年-1954年),长征干部,八路军115师代师长;

  四弟:史坤森(1923年-2006年),生前职务为湖南常德军分区副司令。

  本报记者 杜建伟 文/图来源杜建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