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满江红》里众人背诵岳飞的不朽爱国词作“满江红”的悲壮场景把电影推向了高潮,随之杭州的岳飞庙引发国人争相游览,人们在缅怀民族英雄的同时也鞭挞着人人唾弃的秦桧等奸臣。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在宁波东钱湖畔也有一座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庙:岳鄂王庙。它与杭州岳王庙相比,规模略小,但与杭州岳王庙官办不同的是系民间集资建造,它至今历时近八百余年,比杭州岳庙晚建了十三年。岳鄂王庙旧称岳众行祠,它建在东钱湖一个名为瓜屿的小岛上,因岛形状象西瓜故又俗称“西瓜庙”。岳鄂王庙始建于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原庙毁于火。元、明、清几代屡有兴废。今庙为乾隆戊辰年(1748)重建,到了民国十年(1921)已先后经历五次大修,最近一次于2019年9月重新修缮完成。
岳飞平反后被追封为鄂王,故该庙又称岳鄂王庙。
岳飞一生轨迹与宁波东钱湖毫无关联,哪么在东钱湖畔怎么会建有岳鄂王庙?这里有一段历史传奇,跟南宋四明(宁波)史氏家族一位历史人物有着关连,他为岳飞评反昭雪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是整个为岳飞冤案翻案的一位不可或缺人物,他就是宁波四明史氏家族第一位南宋丞相、宋孝宗赵眘的老师——史浩。
史浩在第一次拜相仅二十天时就启奏朝廷:岳飞案是冤案应评反昭雪!在南宋重臣楼钥为史浩撰写的神道碑文里有这样的记载:“公既相,益思所以报上者首言:前宰相赵鼎、参政李光之无罪;大将岳飞之久冤,宜复其官爵,録其子孙;凡坐废者次第昭雪!悉从之。”史浩是南宋历史上第一个公开明确提出岳飞案为冤案,应该昭雪的呼唤者。(碑文全文被收录在四库全书并撰刻在史浩的《纯诚厚德元之碑》神道碑上)。岳飞是在宋高宗赵构主谋下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在岳飞冤杀二十年时间里朝野上下有多少文臣武将为之抱屈,但众人又都敢怒不敢言,大家都无一轻言,深知稍有不慎将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有谁能用自己的一官半职来讲真话?丞相史浩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岳飞被杀一案是冤案,应该昭雪!凡该案牵连者都应昭雪!由此史浩为民族英雄岳飞评反昭雪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宋孝宗赵眘最终采纳了史浩的提议,民族英雄岳飞终于在蒙冤二十余载得以评反昭雪!并追封为“鄂王”。今天是否可这样说:如果没有史浩的首言,岳飞的冤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昭雪?
正因为有史浩首先启奏朝廷为岳飞评反所起的积极社会影响,导致了当年东钱湖的百姓自发集资在东钱湖畔为岳飞建庙。岳鄂王庙的建造既是崇尚岳飞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气节,也是颂扬史浩刚正不阿品质的历史记忆。宁波东钱湖是南宋四明史氏世居地与墓葬地,史浩从那里走了出去,走进了月湖,走进了临安,也走进了南宋政治中心舞台,成为南宋重量级的政治人物,东钱湖史氏家族又以“一门三宰相,四世二封王”而声震南宋朝野。由此东钱湖畔多了一座岳鄂王庙,更留下了史氏家族神奇的历史故事。
南宋四明史氏后裔史理庭撰
最近新闻
Latest News